拿什么拯救你,中国的NBL联赛

10支球队争夺8个季后赛名额;夏季联赛拖到快冬至才开赛,还是跨年赛季;不会打球的人都被放到16人大名单中进行注册;赛会制,商务几乎裸奔……这就是2022全国男子篮球联赛,简称2022NBL。错了,2022-2023NBL。

拿什么拯救你,中国的NBL联赛

球迷热情不输CBA

1、办赛费该谁出?

新赛季的办赛费其实并不多。今年的比赛分别在无锡和宣城举办,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由场馆把场地费包圆了,当地体育局也有相应奖励政策给到场馆。食宿费由各家俱乐部按照统一标准缴纳。剩下需要联赛解决的就是裁判员、记录台工作人员、联赛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劳务费和工资了。至于电视直播、网络直播的费用,根据现状,不花这个钱也罢。可就是这一丢丢的人员费用,依旧成了深篮公司(中国篮协的下属赛事运营公司)与各俱乐部之间扯皮的由头。办赛权和运营权都在深篮,却让只有参赛权的俱乐部承担运营费,滑天下之大稽。

2、10进8的双循环常规赛还有意义吗?

今年只有10支球队参赛,继贵州在上赛季因为欠薪风波退出后,河南赊店老酒、拉萨净土也不再参赛。此前流传的内蒙古、北京新球队的事情也无疾而终。其实早在2015年,NBL甚至只有9支球队参赛。最后没有投资人的南京部队毫无意外地出局,安徽文一出人意料地闯入决赛,和陕西信达的梁子就此结下。不过那时候是有主客场的,更多的比赛能换来更多的观众和关注。而今年的赛会制比赛,10进8双循环更多是对俱乐部投资人的交代。毕竟养支球队多的得两三千万,不能一年就打十几场比赛吧。

3、这还是职业联赛吗?

NBL全称全国男子篮球联赛,是中国夏季唯一的职业篮球联赛,与CBA平齐。这是百度百科中描述的曾经的NBL联赛。没错,那时候中国篮协罩着NBL,每隔几年还有1-2支球队晋级到CBA。各球队为了争夺名额,不惜重金从CBA从NBA引援。现在国家队的赵睿就是从NBL出道,NBA的“大白边”怀特塞德也曾在NBL大杀四方。可看看今年的各球队球员名单,没有外援就算了,连领队都上了。福建队的褚宏春担任多年领队搞后勤,今年竟然同时出现了16人大名单上。除了安徽文一还有原八一的德乐黑、上赛季效力广东的“汤神我的杰”汤杰、东京奥运会中国三人篮球的李浩南,其他9支球队星光黯淡。甚至还有不少球队的球员是临时工。要知道,联赛一拖再拖,老板们可不愿意花钱请球员纯训练。大多数都等到联赛确定下来后,再招集他们,签个赛季合同。这是不是很像野球队?恐怕整个NBL,也就广西威壮、安徽文一、陕西信达保持着完整的人员编制和严格的日常训练了。

2019赛季还有外援

4、NBL还有救吗?

我觉得很难。疫情三年,CBA的20支球队有的都举步维艰、难以为继了,何况是没有赞助商的NBL?现在的NBL俨然成为了年轻球员、年轻裁判员锻炼的平台,比赛的强队和密度都远远不足。而CBA的公司化、准入制,决定了NBL的球队想要进入CBA比过去更难。不仅要满足篮协的成绩要求,还要从股东那买股份,即准入费,还要满足股东们的各项要求。准入费太高,NBL的球队老板不乐意;准入费太低,CBA的球队老板不舍得。按照NBL的现状,即便2023年恢复主客场,有多少俱乐部能负担起当地的办赛费?有多少赞助商愿意在NBL投钱?有多少球队有实力引入明星球员?又有多少媒体愿意报道这个瘸腿的职业联赛?恐怕还是只有广西威壮、安徽文一、陕西信达能做到这些吧。一个长期强弱分明的联赛,价值难以提升。所以,最好的办法就是解散NBL,让三强升入CBA,完事儿!

2019年安徽文一夺冠

作为安徽合肥的篮球迷,亲眼目睹了NBL、安徽文一为当地带来的巨大影响。十年前,全合肥的注册篮球培训机构只有不到五家,现在恐怕有五百家;2016年起,合肥接连出现专业的民营篮球馆,现在半径三公里内就能有五六家;中国篮球世界杯之前,李楠率领的中国国家队红队来到合肥和安徽文一交手,我见到了那些电视上看起来不强,现实中强得一批的球员;2019年,安徽文一在安徽省金种子体育馆再次夺冠,6300个座位的球馆挤进了少说7000人。文一这些年投资在俱乐部上恐怕超过3亿元,放前些年也能买块不错的地皮了。正是因为有这样本土情怀的企业存在,才激活了一片篮球产业天地,滋养了一批吃篮球饭的公司和人才。CBA值得,NBL不配。

相关新闻
大家都在观看